援疆語文老師跨越五千公里支教 南疆傳播客家文化
援疆語文老師謝秀珠:跨越五千公里支教 南疆傳播客家文化
“同學們,手邊有兩張卡紙,挑選一張你喜歡的顏色,把這張紙橫著對折?!敝芤辉缟系诙澱n,在梅江區肩一小學一年級4班,謝秀珠手拿剪刀和卡紙,一邊口頭教授,一邊在投影儀下演示操作?!霸趯φ厶幖舫瞿阆矚g的形狀。對,謝梓陽同學特別棒!”臨近教師節,不少學生將剪好的作品當作禮物送給謝秀珠。
乍看之下,外人會誤以為謝秀珠是一名美術老師,實際上她是一名語文老師,剪紙是她運用到課堂的生本特色教學模式。
200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謝秀珠將剪紙藝術帶到語文課堂上,從此剪紙便成為肩一小學的特色教學模式?!凹艏?傳統文化展示”“剪紙+詩歌背誦”……在謝秀珠的課堂上,剪紙既是活躍課堂氣氛的工具,也是傳播傳統文化理念的道具。
今年4月,響應國家號召,謝秀珠成為一名援疆支教老師。在距離梅州5000多公里的疏附縣明德小學,謝秀珠用剪紙教授當地的孩子們語文學科,同時傳播客家文化。
●南方日報記者 張柳青 通訊員 丘凱英
苦中尋樂
“做足吃苦準備,發現條件要比想象中好”
上午11時,結束課程后,謝秀珠背著雙肩包往校門處走。她留著一頭烏黑茂密的短發,戴著黑框眼鏡,好似一個“假小子”。在與跟她道別的學生揮手打招呼時,站在高年級的學生周圍,讓人很難找到她?!叭羰遣粏柲?,哪里看得出你今年已42歲了?!闭驹谥x秀珠身旁的陳老師說。
7月6日從新疆回來休整近2個月后,原本等待9月12日再次出發去新疆的她,“不安分”地回到了熟悉的課堂,帶了幾節一年級的剪紙課。
“我的人生是不安分的。我既是一名老師,也是一名學生。終身成長是我的人生主題,去印尼、新疆支教也好,做志愿活動也好,都是想增加人生的厚度,拓寬生命的長度。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學帶到有需要的地方?!闭勂疬x擇新疆支教的原因時,謝秀珠幾乎毫不猶豫,脫口而出。
提及新疆,大部分人的腦海里會浮現“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景象,但對于支教老師而言,干燥、沙塵暴、落后的教學條件、語言不通的對話和對家人無盡的思念,才是他們所面臨的現實。
抱著對大漠風情的期待和向往,4月3日,謝秀珠與廣東支教團趕了近一天的路程來到新疆,當時已是晚上,天依舊亮堂堂的。新疆與廣東截然不同的風情,除了給謝秀珠帶來視覺的刺激和新鮮的體驗,更多的是因氣候環境造成的身體不適。第一天晚上,謝秀珠就失眠了。
過了幾天,她的身體還因為干燥出現了癢、裂等癥狀?!半x開宿舍去上課,若是忘記關窗,宿舍里也是厚厚的塵土?!敝x秀珠說,在新疆出門必須戴好口罩,因為隨時會有沙塵暴?!叭绻淮骺谡?,站在室外一段時間,臉一抹便是一層灰?!敝x秀珠說。
在去新疆之前,謝秀珠已做好了吃苦的準備?!耙驗樘崆安殚喠讼嚓P資料,所以做好了充足的應對準備。到了新疆后,發現條件要比想象中好?!敝x秀珠說,支教老師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當地也在有限的條件中提供了最好的住宿環境?!皩W校校長和老師都很配合我們,給予我們最好的幫助?!?/p>
創造條件
“沒有書籍工具,我就自費購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初到新疆的支教老師接受了為期14天的隔離觀察。隔離期間謝秀珠并沒有閑著,而是為接下來的教學進行備課。
支教老師需要自己解決課本等學習資料,而在隔離返校后的第二天,她就要上一堂公開課。怎么解決教材問題呢?謝秀珠靈機一動,決定向“娘家”學校申請支援課本等資料。
在等待的過程中,謝秀珠借助網絡資源,初步完成了備課。同時,她還利用隔離的閑暇時間,制作了卡片和書簽,上面寫滿了祝福的話語、詩詞詩句和書法生字。
“給學生的第一份禮物?!彼谝粡垙埡诳ㄆ?,方方正正地書寫下規范漢字,蓋上自己的印章,配上黃絲帶,在入校第一天送給每名學生。禮物縮短了學生與這名遠道而來的陌生老師之間的距離。
為了讓孩子們盡快提升語文水平,謝秀珠一字一句耐心地教導。
在明德小學,學生每天要上8節課,在校時間近10個小時,而教師上班時間則超過了12個小時?!靶陆南募?,早上8時多才天亮,晚上11時才天黑?!泵恐芤?6節課的謝秀珠,在周末還要到距離縣城20多公里的鄉下教書,“支教的時候,生活被安排得滿滿當當?!?/p>
在謝秀珠的悉心輔導下,班上學生的語文讀寫能力迅速提升。為了獎勵學生們的勤奮好學,也為了活躍課堂氣氛,端午節來臨前,謝秀珠特地安排了一節特殊的剪紙課,教孩子們剪出粽子等各種樣式?!澳且惶旌⒆觽冮_心極了,他們說希望多學一些中國傳統技藝?!?/p>
后來,剪紙課程成了學生們最期待的一門課。鑒于教室里設施設備比較落后,謝秀珠自費從網上買了一部投影儀,以便更好地教孩子們剪紙。
待到7月離開時,五年級的學生基本掌握了剪紙技能,他們將各式各樣的剪紙送給謝秀珠,以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感謝喜愛?!八麄兊倪M步我看在眼里,感覺很欣慰。臨別時,學生們說期待9月再見。用心用情去教了,學生們是能感受得到的?!?/p>
傳播文化
“不會停止支教路,希望將客家文化帶往各地”
事實上,新疆并非謝秀珠第一個支教的地方。
2017年10月,經過廣東省僑務辦的層層面試、考核、培訓后,謝秀珠開啟了為期9個月的海外“支教路”,成為國僑辦派往印尼的支教老師,傳授中文課程和中國傳統文化。
謝秀珠在印尼支教的三寶壟南洋三語國民學校,是由華人創建,學生大多數為印尼華人的小孩,小部分為本地學生?!叭ビ∧嶂Ы?,就是要幫助這些華裔學生學好中文,讓他們不要忘本忘根?!?/p>
除了為印尼當地的學生上好中文課外,謝秀珠還會受邀利用業余時間到三寶壟書畫家學會,教老華裔們學習書畫、剪紙等中國傳統文化技藝。
“無論是在印尼,還是在新疆,我的教學初衷都是把中國傳統文化、客家文化帶到當地?!敝x秀珠說。
她會在剪紙課程中有意識地融入中國傳統節日元素和民族團結的元素。有一次在明德小學的剪紙課堂上,謝秀珠教孩子們剪“56個民族孩子手拉手”展示民族大團結的剪紙。一個孩子興奮地拿著做好的作品,與同學手拉手拍照。
教師節過后,謝秀珠將再次回到新疆,完成接下來一年的支教生活。在暑期期間,她對上學期的教學過程進行了回顧、總結,希望在新學期里帶給孩子們更多的知識?!拔宜伎贾鴮⒏嗟膫鹘y文化和客家文化融入剪紙藝術中?!敝x秀珠說。同時,她還希望做好語文教學,讓孩子們可以看到更多的中文書籍,長大后到全國各地工作都可以流暢地交流。
從印尼到新疆,從中文課堂到剪紙課堂,謝秀珠既是一名培育“桃李”的園丁,也是一名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蒲公英”?!岸颊f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園丁施肥的質量決定了花朵的成長,希望自己一直牢記初心,耐心、細致地將知識教給孩子們?!眴柤耙院笫欠襁€會加入支教隊伍,謝秀珠幾乎沒有猶豫地回答:“一定會,可以貢獻自己力量的事情何樂而不為?!?div id="function_code_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