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大學生網絡接力問答:一場疫情下的特別交流
中國僑網9月7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道,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國實施了不同的邊境管控措施,中日兩國間青少年的往來亦變得困難。日前,為加深中日兩國民間的互相理解,位于東京的日中友好會館最近特別推出了“中日大學生網上接力問答”活動。
該活動由日本和中國的大學生每組各3人,以接力互相問答的方式進行,內容每周更新,第一期已于8月31日在日中友好會館網站正式上線。
在首輪“中日大學生網上接力問答”活動中,日本大學文理學部中國語中國文化學科、九州大學共創學部和東洋大學國際觀光學部國際觀光學科的三位日本同學,分別就中國同學的旅游出行方式、中日間文化的差異與打算為日中關系發展做些什么,向身在中國的同學提出了問題。
來自西安外國語大學日文學院日語筆譯專業、合肥學院外語系日語專業和河北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安全工程系的三位中國同學對提問作出了回答。
西安外國語大學的“踮腳張望的時光(網名)”針對旅游出行方式的提問表示,自己選擇高鐵出行更多。目前中國的高鐵幾乎涵蓋所有地區,十分便捷。比起大巴更快捷,比飛機更安全,價格適宜。并且,地鐵可直達高鐵站,不會交通擁堵。
合肥學院外語系日語專業的“クイーン(網名)”覺得,主要會選擇飛機和高鐵兩種出行方式。距離非常遠的話,首選飛機,既省時間又省金錢;距離適中的話,高鐵會更加方便快捷,一般費用也比飛機便宜。
河北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安全工程系的“倔強的阿浩(網名)”,就回答中日間文化的差異問題時表示,中日文化同根同源,有很多的相似性,但也有很多差異。就烹飪講,中餐分八大菜系,每種菜系特色都深受當地氣候和人文影響,歡迎日本同學親身到中國感受。
同時,三位中國同學也向日本同學提出了自己的問題?!磅谀_張望的時光”問道:“日本從小學開始就進行防災演練嗎,具體是如何進行的?”而“クイーン”與“倔強的阿浩”則想讓日本同學介紹一下日本大學社團活動的情況,及日本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據悉,日中友好會館作為日中兩國民間交流的平臺,除經營管理中國留學生宿舍“后樂寮”以外,還積極組織日中青少年交流活動、文化交流活動等,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和事業。
會館自1999年開始邀請接待中國的高中生訪日,2006年以后,日中青少年交流事業得到進一步擴展,至2018年累計約實施了39000名青少年的互訪交流活動。(尤錫川)